首页>旅游推荐

东平湖

作者:小骆 来源于:

东平湖(图1)

  东平湖位于东平县,湖区总面积632平方公里。20世纪50年代后在原东平湖的基础上,为分蓄黄河特大洪水围湖筑堤,它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分洪工程。
 
  东平湖分老湖区与滞洪区两部分,中以二级湖堤分开。老湖区在东北部,面积209平方公里,常年蓄水,即一般所称的东平湖。滞洪区亦称新湖区,在东南部,面积423平方公里,大部为农耕地,是防御黄河特大洪水的分洪区。东平湖老湖区有林辛、十里堡、徐庄、耿山口4个进湖闸,黄河洪水进湖经调节后,由陈山口、清河口两出湖闸泄湖水入黄河。滞洪区有石洼进湖闸,一旦分泄黄河洪水经调蓄后,由张坝口泄水闸、柳长河泄水闸和码头泄水涵洞,泄滞洪水入梁济运河,南流注入南四湖。
 
  东平湖亦发育在黄河扇形平原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的接合地带。它是古代大野泽-梁山泊演变后的残迹。春秋至宋初,今新、老湖区均有城邑,或为郡治,或为县城,济水由南而北流经其中。由于黄河决溢屡注大野泽,使大野泽上游逐渐淤积,泽面从南向北推移。到五代后期,形成了环绕梁山的巨浸梁山泊,今新湖一带亦成为浩淼的湖区。北宋末到金代,黄河时而决注梁山泊,梁山泊随着黄河水补给大小而变化无常,黄河泥沙也时断时续地堆积在泊内。至元末,梁山泊已不复存在,在昔日广袤的湖区里,残留着几个小湖泊,其中位于今东平湖区的是安山湖。安山湖在今新湖区安民山下,明初贯安山湖开会通河,并在运河南蓄水作为运河水柜,周长八十三里有奇。明中叶后,安山湖减小,失去水柜作用,湖区大部开垦为农田,安山湖仅具其形。

关注露营大会